2007年12月25日 星期二

大圍異域---之一地利













































似乎熟悉,卻毛骨聳然。很懷疑,這裏,我曾到過的嗎?

彷彿幽靈出沒之地,往日清澀的風沙和乾燥的混雜了陽光的氣味,換來了陣陣隱藏了危險的氛圍。三輪、兩輪,掀起了的往事;滿路上都是駕着四輪的「神」。

「神」。財神。這裏,將會成為千萬人的尊貴府第,但你可知道,除了「變幻」外,有沒有永恆?站在你下面,我才嚐到生存的意義。我才感到自己不全是混在面目模糊的蟻民中。起碼,我還有點勇氣舉起相機,在我城的極速中向你說:我不喜歡這樣!

因為,這不單是我居住的地方,更是我的地方。

前言:圖中是大圍火車站上蓋發展地盤。其身前是大圍單車公園駕駛學院。地盤還覆蓋舊大圍火車站上蓋以至青龍水上樂園。完工後,這裏將有高四五十層的住宅和超大型商場(但詳情版本好多,似乎還沒有公開)。
其他資料:

2007年12月21日 星期五

祝福你,愛美麗

雖然老生常談,但禍福難料。剛收到通知,我的clin psych愛美麗須接受一個緊急手術,還須至少休養六個星期。

相處了一年多,建立了深厚的信任,我真是獲益良多。不知可以說什麼,只希望她早日康復,身體健康。六星期後再見到你燦爛陽光的笑容!

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2007年11月18日 星期日

席位

所屬區議會選區的候選人政綱:

要求盡快興建沙中線;

不要屏風樓。……

我反對沙中線,因為它確實縮短了沙田到中環的路程。

我反對把維港兩岸變成商業區,人就像豬牛一樣,從四周集中運輸到給佔據中心。

我反對把工作集中在中心,並以
此為身分象徵和把好多人擠在城外。

難道尊貴的你不明白,集體運輸的開發軌跡和屏風樓的漫延與城市一面倒發展和商業中心超高速拓張的關係?

2007年11月13日 星期二

幼稚園面試(-)




近兩個周末的節目只是帶小B到幼稚園面試,去了四家,不算多。有街坊居然報了十家之多,而且全都位於九龍塘區(實不相暪,我們所報的四家之中,也有兩家位於九龍塘,一家在九龍城)。對其過人精力,真不得不贈以一個「服」字。我倆在此刻已不支倒地,口吐白沫了!

我稍想說的是,當自己身在局中時,對那些學校和家長也似乎多了一份體諒和同情。不過此刻礙於能力所限,惟有待日後精神稍好,思想沉澱,才再交代吧!

2007年11月1日 星期四

補祝生日快樂


















已記不起是從何時開始(大概打從十個月大起),妳就是喜歡把東西安排得井井有條,把物件按大小、形狀等排列。每見到地上有紙屑等垃圾,妳更會義不容辭把垃圾撿起,扔進專為妳而設的腳踏式垃圾箱內。有時侯,妳更會過份執着地巡視每一吋地面,撿起細如米粒的東西,然後扔掉。當然,每晚睡前,妳都會把玩具收拾好放回原位,待我料理好自己的瑣事爬到地台上後,便會熱切地端着眼鏡盒和鬧鐘,爬過來給我(我們同睡在地台上),溫柔地說:「呢個俾爹爹。」當我們在床上安頓好後,妳會摸黑爬過來,摸摸我們,說聲「good nite, 爹爹!」「good nite, 媽媽!」

願妳將來也懷着這顆童稚的人面對世界,過妳的生活。

爹爹在這裡補祝妳生日快樂!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全職媽媽--之一








邊個話唔駛做,淨揍仔好歎!

甫進入房間,見到她的目光盡是煩悶和疲憊,我還可以怎樣?

許多人誤以為,辭工在家照顧小孩是無上福份,可養尊處優,做其少奶奶。但老婆卻是一個這樣「幸福」的人,而開首所寫的正是我經常目睹的家中景象。

全職母親,沒錯可以不用擠車上班,因為她必須二十四小時全天候隨時照料那小女兒。好像特種部隊一樣隨時候命。

她可以不用受上司或一干無聊人的氣,因為她已默默背負了教和育兒的一切責任。她時刻須為女兒的健康、行為、發展警惕四周的評審目光。她「服侍」的人,全都關係至為重要。她永遠是第一個責備自己的人。

她無須告病假,因為她不但不受任何法律保障(管他勞工法例/勞保/工傷賠償什麼),更不可能找到理想的替工。

……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為社會奉獻的全職媽媽,我們會稱之為「師奶」,身裁豐滿的會被稱為「肥師奶」。有時侯會直呼其名為「正一師奶」或暱稱「蠢婆」。……(查「師奶」一詞數十年前只等於時下的「太太」而已。)

因此,「全職」什麼?「全職」側重的是「全天候」,而非「職」(as a profession, career or even a job)。不過,相信單以職業病而言,師奶患情緒病、關節病和心血管相關疾病的人數絕不少於身世光鮮的白領吧。

我哪有資格代表「全職媽媽」說話?只是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遭多數人忽略的人—老婆!她有多「歎」,相信我也不夠資格細表,我只是略抒感染到的鬱抑而已!


不奢望政府仿傚某些西方國家,向全職媽媽發放津貼,不過,如果我等為人丈夫者每年可以享有十多二十天特別家庭假期(好過份嗎?!難道每天十五分鐘便夠!),得以分擔照顧小孩的天職和陪伴家人,你說有多好!真無負為人夫父的角色。

如果全職媽媽也有勞保、醫療保障(那怕是每年有二百五十元醫生券)、什麼「功能組別」……至少好過冇!難道,沒有收入,就只有落得成為這個城市的隱形人。

犬儒,並非那些所謂政棍、無良學者的專用濾鏡。事實是,我們總愛看表面,更往往因誤以為「吃不到的蔔萄」而激起妒忌、厭惡以至鄙夷的情緒。

同理(請容多說幾句),雖則表面看紮鐵工人,收入比許多人高,但他們是否便沒資格在種種不公底下站出來爭取合理權益嗎?。

2007年9月27日 星期四

第一次罰留堂







「你不說再見老師,便要待到最後才可以放學了。」雖然小B的臂胳只給輕輕抓住,但她已全身僵硬,只管低着頭。

「你還不說?」老師遲疑了一會,小B依舊默不作聲。......「XX比較不能受壓カ。不過,幸好她面試時會遇到我。」孩子的母親只感到無奈,而小B似乎仍然低頭不語。

這是小B第二個月上playgroup某一天的「奇遇」。原本因害羞/害怕不敢作聲,卻因此受罰。不過,最惱人的是,既然知道小孩不能受壓,又為什麼一再施壓,使得業己害羞的她更感害怕?不是因材施教才切合教育的本意?對學生最有益,最有助他們各方面的發展嗎?也有說,幼稚園是訓練紀律和自理能力的地方。那位「盡責」的老師明知小孩子害羞/怕,適合在舒服的氣氛下「學習」,為什麼明知故犯?

一個會跟區區同處一部升降機的陌生人打招呼的小B女,又怎會不樂意跟老師道別呢?我猜,她或許是懾於盡責的老師平日嚴厲的作風吧!至於禮貌與否,對於一個歲多兩歲的小孩來說,未必是她所能全然理解的了(雖然小B很強於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好會關心人。哈)

近年對學校教育越來越抗拒和疑惑,學校啟發抑或桎梏學生呢!?

2007年9月11日 星期二

抄書總比不讀書好

早前看了馬生全面都市化的社會,覺得很中的.起碼解答了心中好些問題,所以索性抄些出來:

全面都市化社會標榜的消閒和享樂的生活型態,同樣須抽離於尋常的,平民化的生活.......由普羅大眾日常生活中活出來的文化,亦必定佈滿各種跟權力周旋和反抗壓制的印記,因此要從文化的層次剔除,否則跟消費享樂的生活型態格格不入.在全面都市化的社會裡,文化必須要顯得悠閒和高雅,絕不能與尋常的日常生活扯上關係.(頁60-61)


......形象對香港而言是最重要的,連一些有助解決實質問題的舉動,只要有破壞形象之嫌,便不能接受.這般荒謬的思維恰好印證全面都市化社會底下那種從形象去解決問題的歪理.(頁72)


......善意不能解決天水圍的問題,熱情亦同樣無法保留喜貼街或天 星 碼頭.當真實的生活都得遠離市區時,各種人間悲劇便集中在天水圍這般偏遠的地方發生.那兒固然永遠不會出現幻彩詠香江的奇景.就連小販在路邊擺賣這般等閒事也會演變成為人間慘劇.(頁81)


所以,"告別凡華夢的意義便是要把目光從璀璨奪目的事轉到社會上正面臨雙重邊緣化的人的困境,爭取保留 "雀仔街",喜貼街以至天 星 碼頭鐘樓的意義便也不在於這些事物的價值,而在於這些事物的平凡.保留這些平凡的事物是要留下一些標記,說明大多數人 的生活絕非悠閒安樂,而是營營役役........對於面臨雙重邊緣化的人而言,悠閒比起天水圍到市區更遙遠,但政府的"顯文化"卻只為了其他人"添悠閒",是何等用心?"(頁85-86)


馬生最後提醒:(無權無勇的平常人)只能在尋常的生活李出奇不意的豎起屬於自己的文化標記.在全面都市化的社會邏輯支配下,這些標記正逐一被清拆,要保留這些標記便不能讓目光停留在一己眼前的一個,否則只會被有權有勢者逐一擊破!(頁87)

抄完,謝謝撥冗(有閒就好好想想喇)!

2007年9月4日 星期二

當女兒病沒完了











小B肚子不舒服己差不多三個月。最初兩三天拉了二十多次肚子發高燒,驗出是沙門氏菌時真的心也一沈。後來次數少了、也開始回復精神,面疍也再脹起來,以為已事過境遷,但,原來病菌已變成大腸桿菌。那即是說,如果再發燒,又或缺水,便要再見醫生或入院。輕微的,便任由她把細菌拉乾拉淨。

如是者一天一天過去,好像相安無事,終於又過了一個月。突然又告肚子疼,拉了幾天肚子,化驗,又是大腸桿菌。噢,又日夜守候,時刻警覺。又是一樣的意見靜待......時候......

無論大的和小的,業已緊張的情緒和氣氛拌在一起,同樣令人透不過氣來!

家中魚缸的水越蒸越少,魚兒的空間也越來越小且混濁!悶熱的暑天真叫人難熬,不過總得走出低氣壓,免得越墮越深。始終若道人生苦樂參半,總不想也不能遇上什麼不順便直留在谷底吧!

想深一層,這彷彿是人生的側寫呢!




照片:2007年八月梅窩

2007年8月30日 星期四

樹木和生活


九龍公園冠軍樹崩塌,電視新聞訪问一位每天在樹下乘涼(我懷疑現今還有多涼),滿眶眼淚,傷心地訴說樹老了,所以死掉。

百多二百歲的樹木又怎會老死的呢?

我倒憶起家中一些往事:

自己運氣也不錯,自出娘胎便與山水為伴。對樹木不至很有感情,但就是習慣了那種氣息、味道和那種舒態的感覺。尤記得每星期天,爸媽都會帶養我們三兄妹到對面的山晨運,爸爸會發揮在鄉間學得的絕技,什么蜻蜓、蚱蜢、大黑蟬、小綠蟬、蝦蟆、小魚、蝌蚪都手到拿來。雖然不環保,但總算是我從小到少年時代的自然教育吧!

可能就是這種耳濡目染吧,自小便養成了一種對動植物和昆蟲的敏銳直覺(尤以魚蝦蟹為然),能一眼找到牠們的芳蹤。

好像風馬牛不相及,但總覺得,人與自然的關係不就是那麼簡單直接嗎?自然不就是生活分嗎?

什麼冠軍、古樹、有價值的虛名,只暗示這個城市的功能性和功利計算基本邏輯?原來植物也像考試制度一樣,有十優狀元和理應被遺棄的失敗者之分,一花一草自有其生命,在地球上自有其價值,又豈容我輩枉下判斷,決定他們的命運?!

那位老伯流淚是因為他的生活己跟大樹連成一體,傷心是因為他的肉身好像給割掉部分似的。樹木對於普羅市民的重要性非關甚麼冠軍,卻是一個日常偷得浮生與三五知己聊天,共同創造生活意義的空間。對於好多不願/不能負擔冷氣費的小市民來說,樹木既是納涼的好地方,也是在這個塵囂俗世中的舒展空間。當然,樹木要成蔭夠老,才會促成這種脈絡,培養那樣深厚的感情。


管他甚麼數量、名銜,最重要的是樹木能否與人的生活發生關係。

2007年8月3日 星期五

2007年7月31日---皇后---人

因近月家事纏身兼身體抱恙,未能留到八月一日。僅向到過那裡所有人致敬。








































更多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