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大家都不去競爭,可以嗎?


公園的草地上的野花


















你總算可以慢下來,輕鬆ㄧ下了.

 


























 第ㄧ次見到芝使海鮮卷,很開心呢.



趁功課較少的禮拜六,中午一家人到九龍城逛逛。吃過午飯,從賈丙達道公園等待橫過聯合道到九龍仔公園。在安全島有幾對formal dressing的夫婦,都帶著個兩三歲的小孩子。可是,每個小孩子都是在放聲大哭。

明白了,每年九至十二月都是幼稚園和小學的面試「大日子」。那些小孩,應該剛從橫街的學校出來。怪可憐的孩子,兩三歲便每個禮拜跟父母到處面試。一直走,哦,門前還有二十多個家庭在門口排著隊。為甚麼所有學校都要人家在門外排隊,難道頂著烈日,擋著雨水很過癮嗎?還是此乃測試誠意的最佳方法?連續兩個多月的週末呀!

並非幸災樂禍,當年也報了四家幼稚園,深明家長的感受和逼切心情,更深切體會箇中之苦。只是事後頓悟,明白入學校這些只是眼雲煙。有事業沒有人格,有事業沒有寬廣的胸懷的人何其多。

在香港升學路上的重重關卡,到底是誰設置的呢?為甚麼呢?那代表甚麼的價值觀及目的?為甚麼家長不問因由蒙著頭瞎衝?為甚麼那麼多學校只顧自保而築起高牆,拒人於千里?這個城市仰望的是甚麼價值?對香港的教育(前景)我們不敢抱希望。

差不多六點半離開公園,總算輕鬆了一個下午。在暗昏的天空下見到學校內仍有家長領著小孩。有的準備離開,有的不知在幹甚麼。信步走到進了一家素食店。還沒有客人,在令人平靜的誦經聲中,我們在人家吃飯前點了菜,小B見到「海鮮春卷」還樂了好一回呢!


後記:

小ㄧ生活才開始兩三個月,有太多的挑戰,太少的餘暇。博文倒寫了幾篇,卻覺得不夠成熟(從來也是呢),不敢給人看。最近,九龍仔公園倒去了兩趟。當日心情強大對比,謹以這篇自勉。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應當執著些甚麼?






課外活動這個話題是飯聚經常提及的話題。同事說,游泳很容易,你的女兒學兩個月還不懂游泳(不用水袖游泳)?親人說,你女兒應該繼續學習游泳,不應該兩個月便放棄。反正小ㄧ功課少,一個禮拜學幾課也行。……學校教的小提琴根本不行,要學當然要跟葉氏呀。言詞不無教訓後輩的意味。

我小心眼,每次聽到這些話都總有些氣結,為甚麼旁觀者總以為他人的事情很容易?小孩子學習能力強,但並不代表ㄧ學就會,更不代表有精力和心靈空間學十八般武藝。坦白說,小B學了兩個月便可以用水袖或浮板邊游邊玩一個多鐘頭自由式,還會換氣,又北極愛游泳,我們已經老懷安慰了。從來沒有要求她可以學一兩個月便能游個ㄧ千幾百米,或者變成飛魚。至於,上小學參加課外活動嘛。我們覺得現在還是適應期,我們的生活節奏有了很大的變化。無論功課量、測驗考試等等都是前所未有的,實不宜在學校的課外活動上添加其他活動。看見她每天能夠做完功課,溫好課本,已謝天謝地了,別無奢求。額外正規學習?NO WAY

我明白,親戚很用心()催谷旗下三個兒女。希望他們入名校,在很多範疇奪冠,然後到外國名牌大學,他朝出人頭地。……但見到他們一家人的關係,兒女十多年來從沒有休息,十多歲的女孩子居然多次操勞至暈倒,最了解子女最親的反而是外婆。凡此種種,我們都覺得不值。我也想小B學游泳,重新學鋼琴,學些她喜歡的興趣。但是,我們不想犧牲最重要的親情(或把教導的工作發給外判承辦商);我們不想她忙到「時間表」被塞倒密不透風,沒有餘暇;我們希望可以陪伴她成長,見證她最寶貴的童年時光。

其他的,遲些時間看情況再想吧!時間和精力有限,暫時只可以取捨,容後慢慢打算有甚麼不妥?!

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勞力士

在南行的列車上,一男一女同事交換彼此的勞力士把玩.女的說,你的型號很美,真想買一隻;男的說,想買便買囉.旁觀的我說,又買.男的說,你不要小看人家.

但是,一隻差不多六萬元,比她或他(當然還有我)的人工還要多呢......再者,為甚麼話題永遠都是奢侈消費?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從小培養




















(小B趁溫習的空档替南瓜塗上五官,快樂就是這麼簡單,何須太多物質/0)




我家自去年開始用MAC機,但小B的學校用PC,雖然已安裝Windows,但開學至今已諸多不便。今天午飯時間便特地跟同事到電器店看看平價的手提電腦。不過,大部分的款式都要4千多元。

同事說買給女兒當然不可省,應該買更貴ㄧ點的。

我說:「女兒一直穿的和用的都是平宜貨,我們希望從小讓她養成節儉的習慣。」

「現今的小孩根本不會節儉,教也沒用。」

我有點不忿說:「女兒現在會將洗手水盛起來沖廁,你看有多節儉。」

「哦,很贓呢!」

……

我也沒心情辯論,暗忖:正因為現今的人不懂,我們更要教會孩子甚麼是適可而止和知足。

其實,要教導孩子有思想之前,為人父母者也得有思想。不能凡事抱著「事實如此」的態度而放棄思考和正本清源的勇氣。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時光

還在唸幼稚園的小B說:為甚麼一天過得這麼慢?

昨天小B說:原來一日過得很快。

答不上,只覺得她漸漸長大了。

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從女兒身上學習環保

小B真環保,近來愛將一個小膠盆放在面盆裡面,用來盛洗手水。儲滿後,便用來沖廁。問她為甚麼這樣做,她說任由洗手水流掉太浪費了。用來沖廁不好嗎?可以省水,肥皂水可以洗淨廁盆。她還說,阿公也用盆盛載洗手水,夠環保呢。

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包容

在台灣攝影師徐聖淵的博客看到這篇文章。我相信要接近馬總統也一定要經過審查,不過如果在香港,我想連舉辦這些活動也不可能。試問我們身嬌肉貴的「政客」,又怎會任由市民走近接觸?不要忘記,台灣的議會不多久以前還是我們眼中打架的擂台。起碼,人家有這個量度與膽量;香港呢?這便是民主與不民主政府的分別,也即有認受性與沒有認受性的基本分別。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三年

三年發生甚麼事?

小B三年前進幼稚園,
三年後的今天進小學。
我三年前離開地獄,
到現在的地方工作。
母親三年前做了黃班手術,
三年後要再做手術。
原來,三年來我們都老了。
三年後會怎樣?
我寧願好好享受現在。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講笑都無咁易—替全職媽媽說兩句

看了這段新聞,覺得很搞笑。現特模仿某損友的行文,加點辯駁,聊以自慰。文中那條漢子,好像曾在港台某親子節目亮相。可惜我家沒有幾桶金,否則小弟必然告老歸田,然後自告奮勇,望有幸給相中,兩夫婦一嘗當主角之滋味。

連接


【經濟日報專訊】「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家庭觀念正在改變,去年住家港男的人數創20年新高,其中15%更僅是「3字頭」青年壯漢。有年輕基金經理退下火綫,由期指炒手變做「奶媽」湊仔,因為他6年前已洞悉,假手於人只會讓兒子變港童(gelming按:很多所謂「港童」也是父母養成的。況且,「港童」是甚麼?essentialize了香港的兒童。)


「我是陪月、也是菲傭、更是司機!」(gelming按:但你是父親嗎,小孩子最需要的不是這些物質上的滿足,而是caring parentsy呀!)33歲的岑皓軒(Matthew)與太太育有兩子,大仔快2歲,細仔才6個月大。Matthew在家湊仔,太太 當教師,家裏沒聘工人,太太坐月時Matthew充當陪月;2個月後太太上班,每日泵好人奶放在雪櫃,Matthew負責翻熱餵奶工作,還要買餸煮飯。(gelming按:好偉大,不過這樣歌誦不正是性別角色定型?全港數以十萬計的全職媽媽如我太太者不正是每天都幹著同樣的勞動嗎?她們好要兼顧兒女的教育、健康、心性發展呢!)

去年1.5萬人 較10年前升64%

Matthew說,每個男人都會湊仔,肯學就會,「換尿片一次唔識,兩次唔識,整濕咗幾次床單,就自然會識。」(gelming按:換片擦屁股我也會,女兒也請過我「飲茶」和「吃yogurt」。教育兒女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也不是這麼簡單。這些只勉強稱得上是揍孩子的ABC,連養育也成不上。Generalization!)

統計處數字顯示,按料理家務者分類,本港去年有15,100名住家男人,相比20年前的2,900人,及10年前的9,200人,分別升近4倍和 64%。其中30至39歲的「3字頭」住家男人佔15%,有2,300人,40至49歲的「4字頭」住家男人則佔3成,有4,600人。(gelming按:早前有報導指家庭主婦容易沉迷賭博,因為她們圈子小。小弟很有興趣知道,這些住家男人會不會也一樣因空虛而沉迷賭博或者上咸網呢?正經點講,家庭主婦根本不是社會的消費族群,在男性主導的消費社會她們可以有甚麼選擇,要擴大生活圈子,又談何容易?)

Matthew早在05年已辭掉銷售投資經理的工作,他在之前升市中已賺到第一桶金,不再需要一份工作,可在家投資賺錢(gelming按:正如上文所言,全職媽媽要照顧的事情多的是。很多人如我家裡沒有金,我雖有穩定的職業,無需捱餓,但太太也要看顧著家裡平常的開銷呢。至於捉襟見肘的家庭,多一人在家代則表少了一份入息和多一份支出,生活就更加艱難了。)

「外傭湊的小孩 又喊又��」

雖不是為了兒子才辭工,但Matthew說,他大可選擇返回職場,但為了兒子不變成港童,決定自己湊。(gelming按:道理同上。)

「我留意了很久,你看看早上送返學,爸媽送的小朋友,乖乖說再見便上校車,但外傭湊的小朋友,又喊又��。」Matthew相信,港爸、港媽、港童的出現,是因為多了一個中間人,就是外傭(gelming按:會否因為小孩子跟外傭感情好,所以捨不得.小弟都覺得不可假手於人。不過原因是此乃父母的天職。換個角度看,我見到很多由爺爺奶奶帶的孫子一樣很橫蠻無理。此外,所謂「港爸」、「港媽」又是甚麼?他們出現又與菲傭何干?菲傭是幫傭,如果老闆尊重菲傭,不視他們為廉價勞工甚至奴隸,一代一代的「港童」不一定會在傭人面前耍架子吧……。把責任方便地民粹地推到弱勢的他者身上,自己一點反思都沒有,將來怎教導兒女呢!)

他說以此為鑑,(gelming按:我們要以此為鑑才對呀。Thank you!)早已下定決心要自己湊,由於他可在家工作,所以就由他當上住家男人。Matthew說,未夠兩歲的大兒子,現已會自己着魔術貼鞋,因為他不會幫,「最多左右腳調轉啫,但他想出街,一定識着。」

在家投資可賺錢 沒自卑感

至於兒子會否親爸爸多過媽媽?Matthew說不會,因為夫婦就像看更分早更和夜更,他是早更,太太是夜更。(gelming按:相信很多家庭跟我家一樣,不分早晚間,太太works around the clock,儘管晚上下班我會跟小B玩和談心。兄弟,你可以下班真羨煞旁人呀!)

Matthew指,常說住家男人有自卑感,可能因為沒賺錢,但他身邊朋友都知道他是「炒嘢」的人,不是獃在家中的無業漢,故不存在自卑感。(gelming按:慘!很多人家中養了個無業婆呀。在這個消費至上的世界,有賺錢能力當然不會自卑,況且你可以呆在家便有金源源流入你的口袋,可以稱得上高人一等。我不知說了多少遍,家庭主婦對社會的貢獻不是金錢能夠衡量的[無辦法,我只有小貓三幾隻的讀者]。西方某些國家對家庭主婦提供很多優惠與方便,我們不但沒有,媒體以及這位父親反而鼓吹成見,肯定謬誤。烏乎哀哉!)

至於30幾歲人填寫職業是甚麼呢?Matthew說看甚麼類型,有時他會填「金融」或「Home Working」,最近的人口普查則填上「退休」。(gelming按:爲甚麼不填house husband「家庭主夫」?Home work我的女兒有呀,哈哈。)


------完了------

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

沖繩-寫在出發之後




















寫遊記對於我來說是苦差,並非怕寫字,而是要回顧然後篩選記憶倒有點難度。對於我等在任何地方待上一兩個禮拜均樂此不疲的人來說,還有甚麼需要篩選?然而,通通寫下來,寫的意義又何在?所以這裡的遊記都是有始無終,甚至只有片段。

去年暑假的沖繩遊,可說是近年最開心悠然的。那裡的陽光海灘、藍天白雲、清新空氣、乾淨的環境、低密度生活空間、美味的食物、愉快友善的人和緩慢的節奏……當然不用多說。最重要的可能是小B差不多五歲了,不單可以多坐一點車、走多一點路,更會為我們的旅途安排多出點主意。

我們旅遊一向都很隨意,儘管我過分謹慎的老毛病一直改不掉,總要在出發前狂找資料務求萬無一失,可一旦到了目的地,我們總愛隨心情、身體狀況(大多是疲倦)和天氣安排行程(不曉得是兩人的化學作用抑或碰撞)。就以沖繩這次為例,我們有打算到沖繩美之海水族館遊覽,然而我們也是到前一天才決定之後一天到那兒。

既然提到美之海水族館,最聞名的當然是黑潮之海了。這個相對巨型水族箱養了三條鯨鯊,這種鯊魚中的巨無霸是靠吃浮游生物維生的,很溫純。缸內還養了些吞那魚和魔鬼魚等生物。一般人會在旁邊的快餐廳佔個有利位置,然後邊吃邊感受大魚在頭上游過的震撼,也許還會暗忖人類之渺小。眼見那些海中巨無霸及遷徙魚類在那「狹小」的空缸裡日復日的兜圈,也有點不好受。身為父親,我也沒有刻意告訴小B說種想法。旅行也想開心為上,其他的留待其他場合說好了。我覺得水族館裡頭,最值得看的其實是那些精心布置的水族箱,因為遊人可以親身看到不少特別或深海的生物(如不知名的蝦、蟹、蟲和魚類)。

其後,我們去了戶外看海豚表演。小B從來沒到過海洋公園(我不喜歡跟人擠,也對海洋公園對海洋生物的態度有意見),所以看得很雀躍。表演完畢,我們到了海龜館看小B很喜歡的綠海龜,海龜館一樣有地下展室,可以近距離觀看海龜游泳。小B還在海龜面前扮她們游泳呢。

參觀完海龜館之後,我們已經熱溶了,其他的設施也沒有去。加上跟的士司機約好的時間也快到,我們去洗個面、買點喝的順道休息一會便啟程回停車場 。其實,水族館方面都挺會搞氣氛。在海洋博大門前設了一個水氣遊戲。每隔一段時間陣陣清涼的水氣便從地上的小孔噴上來,消暑作用不太大,不過倒使人心情開朗(拿照相機的我,當然不一樣啦,還爲此鬧了一點情緒呢)。

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擔心


國民教育科先入侵小學


無論"國民教育"甚麼時候開始,以甚麼方式推行,其內容都是愚民政策.在這樣的政府"主導"下,身為父母,我好擔心我們的下一代會變成怎樣.小學已變成全日制,父母儘管奢侈到有心,想好好教育兒女的時間也不多.然而,為甚麼這城的家長仍然逆來順受?是無知,短視,還是徹底無力,屈服於現實呢?



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童趣

這張照片攝於沖繩marriot resort and spa ,本來只想將小B倚著的姿態拍下,可她一見照相機,便踢起腿,要我拍她的腳底。於是,便拍了這張無影腳,附送動人笑容。原來,最有創意的永遠是小孩子。



光陰飛逝.一年過去,原來現在才有閒續寫。

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慢慢走,欣賞呀!

這是中學時代讀朱光潛先生的“談美”,引用他在瑞士阿爾卑斯山見到的路牌上所寫的句子。一轉眼到了這年頭,記得中學時提醒自己”長大後人生路應當慢慢​走,欣賞一下路上的風光。”到底,我做到了多少?又有沒有嘗試做呢?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心暖








今天(一連兩天)下班回家,小B邊喊着DADDY邊從廳跑過來門口給我一個熊抱。5歲多的小孩會這樣做,不知幾個月後變成了小學生會否一樣?無論平常有多動氣,她依然是令我心暖的小女兒。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橘化為枳







這個網站相信不用多介紹,心情不好的時候看,人也輕鬆了不少。不過早前看到某電台的一眾DJ東施效顰,一副痛苦的樣子,而且攝影沒「神」,看了更覺得本地媒體的不濟。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子非魚





育有兩歲女兒的同事幾個月前買了一個幾吋寬的魚缸養魚。近日天氣轉熱,魚缸爆發青苔,遂在魚街買了幾顆蘋果螺清除之。他知道我有幾十年養魚經驗(自岀娘胎家中養魚差不多從未間斷),問我如何處理青苔。我告訴他,養魚先養水,光照、魚的數目、餵食太多等等均會令藻類爆發,情況就如香港夏天爆發紅潮一樣。而且他買的螺絕非除藻的好幫手,皆因那種螺會不斷繁殖,屆時真的周身蟻。同事聽罷居然說,把魚掉進馬桶不就解決了「魚口」過多的問題嗎?容易。至於螺嘛,事後掉進馬桶便一了百了。

無言以對。如此不尊重生命的父親真愧為人父。一花一草皆有生命,怎容我等糟蹋?年多前裝修家居時,就因為自己不尊重生命,而錯(親)手害死整缸花了無數心血多年養育的淡水熱帶魚和養殖的大和沼蝦。到現在,儘管小B不時嚷著要再養魚,我也不敢貿然答應。幾天前,我提議,不如用一個玻璃瓶養一隻鬥魚吧。她說那魚兒不會住得舒服,一隻魚也太孤單吧。我說,那不如買一個小魚缸養兩隻小魚(會有所需的器材)。她說,兩隻也會很悶的,不如養四條吧 (1)。似乎,我可以認真考慮再次養魚了。


(1) 小B的志願是開寵物店,養小狗小貓。我小時候志願也差不多,不過賣的是鳥兒和淡水熱帶魚。

2011年5月19日 星期四

白蘭花也容不下



(久違了的百蘭花.買回來的時樣子是正常的,只是我錯過了拍照的時機而已.)


老婆到中環覆診,見地鐵站外一位老伯伯拿著小袋的白蘭花,就像站在街上呆等朋友的樣子,她便主動走前問多少錢,然後用十元把清雅的花香從面目模糊的中環商業區帶回大圍。

她感嘆謂,老伯只是賺丁點錢糊口而已,為甚麼也給逼得好像做賊一樣,連地攤也不敢擺、叫賣也不敢!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純真之聲

昨天買了一輛遙控法拉利(!)跑車給小B(實際上我自小都很想有遙控車玩)。剛才小B打電話來問:「daddy,遙控車o既plug(叉電火牛)係邊度?」我答:「係電視機櫃第一個櫃桶。」她便說:「好啦,無野喇,bye bye。」

查實我一直都覺得小B在電話裡的聲音很cute,比平常更加天真呢!

2011年5月9日 星期一

悄悄長大了







(小B與她的小刺猬)



昨晚試圖拿出紙包飲品的包裝飲管(我經常弄斷那枝脆弱的飲管),黏在我身旁的小B說:「Daddy, 我幫你拿飲管o丫!」隨即使盡氣力地嘿的一聲替我將飲管從膠套裡拿出來。

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替小B做事。現在,她居然主動幫我!你可能認為,五歲多的小孩當然有能力幫成年人做事,但我反而認為這是小B自信心增強的表現。以前的她,肯定沒有現在的那份自信,大小事情總愛問怎樣做,也喜歡我們幫她做完。所以,我不會拿小B跟人家的孩子比較(比較一定有,準確點說是儘量不比較);而且,我要在此提醒自己以後也不要用比較的角度看孩子的成長(看自己和老婆以至自己的父母也應該這樣嘛!),孩子自有其能力與心態,競爭只是我們社會的主流思想與評人標準,但是,也只此而已。每個人都同質化有甚麼好?有需要盲目跟隨非人性的所謂標準嗎?

那一刻,我真的覺得很幸福呢!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教學雙長--家庭樂
















以前很抗拒一切與學校有關的活動,覺得「親子」是父母的天性和天職,犯不著人家替我們安排(正如我從來不跟團一樣)。

最近半年參加了幾次家教會及學校辦的郊遊活動,也去了學校供學生自娛的開放日。感覺是,放下偏見,果能收快樂之效,與其犬儒,大家開開心心玩一下也沒有問題吧 。(1)老師要加班安排活動也夠辛苦,過程愉快輕鬆,對大家都好,人生苦短,何需在意些無關重要的事情?反正我們可以享用方便的交通到郊外,老師也可以輕鬆一點工作。想深一層,人家搞活動也是希望大人小孩同樂而已。能夠跟小朋友同遊不正是為人父母的樂事嗎?



[1] 當然,見不到不想見的人也是我放下的原因

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痛心



Photograph: Takumi Harada/AP

3月11日日本發生9級大地震和海嘯,福島的核電廠接著洩漏輻射,核災難就像潘朵拉的盒子,一發不可收拾。

天災死亡無數,倖存的人要面對喪失至親家園盡毀的痛苦,人禍更令他們前路茫茫,遺害更要世代承受(也不盡)。

對於我等旁觀者(?)來說,可以做的可能很有限。除了捐款和誠心祝願日本國民可以渡過難關外,我們還可以有其他的「不作為」。發生災難,身邊有人說要另覓其他地方旅行(有朋友已「當機立斷」改變行程,立即訂購暑假到歐洲的機票),更說就算免費也不會到日本,日本人做核武麻,活該。這些人之前還經常到日本「旅行」消費,周末享用上等和牛魚生!有人埋怨日本人連累全世界,污染大地。有人說人類要滅亡,一己之力可以怎樣?叫一些經常去日本的人捐款,大都支吾以對。也有些人只視日本的「新聞」為茶餘飯後的話題,一副於己無關的模樣……

每天面對這些人,我感到很傷心和痛心,還有憤怒。難道我們在人類的災難面前還不能夠放棄自我中心,視受苦的人為人,也拿出點人性?有錢的不要太自私,就捐一點吧(既然有錢經常到日本消費,捐一點點當作答謝人家多年款待也可以吧!);去不了日本消費,少去一次旅行就好了,不要再到旅行社張羅了;請不要盲目怪責日本人,要怪,便怪人類的狂妄自大過度消費…..

我仍然相信「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只是我們太被消費主義馴化,變成了自我中心的消費動物,人家的災難變成了旁觀者眼裡的奇觀或消費。

面對災難,很多人都說珍惜眼前人知所取捨,然而這句話儘管看似老生常談,有多少人可以銘記於心?同時,我希望所有人能夠繼續努力,堅強地生活!但願日本的天災早日止息,人禍早日解決!人類真正思考生存的意義......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柚木電車





這篇博文受網友edkin的文章啟發。

未搬到新界前,好喜歡坐電車,強說愁的時候可以自我沉醉或清醒頭腦,煩悶的時候可以冷眼旁觀街上眾生;有時候在學校溫完書,也會坐電車從西環回東區。最難忘的一次是,某個禮拜五的黃昏六點多,我坐在一輛從堅尼地城開往筲箕灣的電車上層見到父親與母親在德輔道中搭著腰說著笑過馬路。那幾年應該是父親店子生意最艱難的時候,我已經好多年沒見過他們那麼輕鬆,我同時也見到甚麼叫同甘共苦。儘管父親終日愁眉苦臉,起碼那幾年裡面他們都有放下心事的一刻。

伴隨成長的事物逐一消失,我還有好多故事要對小B說呢。兩年多以前小B已嚷著要坐電車,可我們總沒有時間(藉口?)。知道電車快要從柚木變成金屬的怪獸,只感到無奈。生活在這個城市真令人疲累。

早陣子,趁著農曆新年假期特地帶小B坐一次電車,拍些照片,聊以留念......。我不知道五歲小孩子的記憶可以維持多久,以及這些記憶將來對她有甚麼意義。不過,身為父母,我真的很想將自己的故事告訴她,讓她知道我城曾經是不一樣的。

教你教仔





我們的局長結結巴巴的說:「小朋友心智還未成熟……用小朋友作為抗辯鬥爭的武器,我覺得不是很適合……我認為不應在鬥爭中帶小朋友出現……因有暴力場面,我覺得這是『教壞細路』。」

首先,至少基本法也規定每一個香港人都有遊行的自由與權利,難道小孩子便不受保障?

第二,小孩怎樣成為武器?任何正常家長都不會將自己的孩子當作武器吧?那位母親只不過帶孩子盡上公民教育課參加遊行,也沒有拿著小孩衝當武器兜頭兜腦劈落警察叔叔個頭到,怎說得上是武器呢?誰會料到警察會用如此嚴厲的手法清場?如果預計有暴力,我相信任何正常的父母都會盡早與小孩離開現場吧。

第三,正因為小孩「心智未成熟」,所以為人父母者才需要帶他們多見識。此外,「心智未成熟」並不代表什麼都不要做。按此邏輯「心智未成熟」,我們便不應該讓小孩受教育,因為很多事情他們根本不明白。同理,難道小孩發育未完成,所以便不應該帶他們做運動,鍛鍊身體嗎?所以這個是「適可而止」的問題,我們可以說那位母親不應該帶孩子坐在路中心,那裡多菌,無洗手間……小孩子需要早睡早起等等。無論如何,動武並處於強勢的一方反過來指責手無吋鐵的婦孺,這不單是轉移視線,也欠缺道德勇氣吧!

到底「教壞細路」的是我們尊貴的高官和傳媒,還是身心疲累還帶孩子上街的父母?

其他照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