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never too late

到底學校有甚麼作用?當初以為幼稚園只是遊樂的地方,頂多給獨生子女多認識朋友,過些群體生活吧了。兩年前考幼稚園的時候,身邊的朋友均說一定要找名校。說穿了,即是會催谷幼兒的學店而已。

那些朋友果然言出必行,真的把子女送進了學店。到現在大都可以兩文三語,會串生字、寫幾十個字了吧。當初不跟風,是因為我們覺得小孩子應該輕輕鬆鬆的上學,到學校享受一下群體生活,嘗嘗快樂的學校生活。就是這樣而已。

怎知道兩年下來,我們深深瞭解的是:學校是社會的縮影。那些成年人要趕進度,或者根本不自覺自己內化了這個資本主義效率至上的社會邏輯,把小孩子當作公司的人力資源一樣對待:做事要勤快,要懂得競爭,不可浪費時間,競爭力不夠的是不會得到照顧的……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我們大部分學校變得冷冰冰了無人性。雖然有些內向,可進去時明明是活潑的小孩子,但是不多久便變成害怕、沒自信心的人兒。這是我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看著孩子因害怕而弓起的脊背,以及日常生活裡那不明來歷的憤怒和失敗感,為人父母者又怎不傷心?我們又不覺得自己的女兒有甚麼「不正常」之處……(況且,教育可貴之處不正是幫弱勢者一把嗎?)

這不是一家人的問題,其他子女「不入流」的父母也有同感。曾經想過轉校,可是我們對好多學校都灰心了。真的不想再冒險,寧願自己多花點功夫,幫助小孩子un-learn和re-learn好了,暫時。現在要選小學了,好多朋友都考私校或直資,為子女的前途打算。我們沒想前途(小學多學幾個字對人生有甚麼用?),只想女兒進一間淳樸的學校,不用出外爭標,不用緊貼社會步伐,無須中英普法語皆善,無須太多……。我們相信孩子各有潛能,父母根本無須提升他們的競爭力,甚或幫他們增值。我們倒不如sit back and see what happen!

上面的話憋了好久,不知從何說起,更不知應往那裡走。John Holt 的How Children Fail給了我莫大的信心與安惠,這本40多年前的書,放諸現今世界仍然則擲地有聲!我很慶幸我們沒有要女兒參加太多課外活動,鋼琴都是她自己提出才剛開始的。因此,毎個禮拜六和禮拜日一家人仍可以一起慢慢度過。

1 則留言:

chanchan 提到...

我在教育這個圈子裡,有時也覺得好彷徨,好害怕。